DBPR22998:促進巨噬細胞吞噬腫瘤細胞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
2025-06-19技術名稱
DBPR22998:促進巨噬細胞吞噬腫瘤細胞之癌症免疫治療藥物
計畫主持人 /
(順序依姓名筆劃)
-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 陳志豪 副研究員
-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 陳炯東 研究員
-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 葉燈光 研究員
-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 顏婉菁 研究員
-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 王惠鈞 院士、黃開發 博士
技術摘要
癌症在國人十大死因久居第一,近年來醫療發展出利用腫瘤微環境來消滅癌細胞的免疫療法。當細胞表面的蛋白質CD47與巨噬細胞表面的SIRPα蛋白結合,就會向巨噬細胞傳達『別吃我』的信號。而IsoQC是CD47與SIRPα結合的重要因子,能夠調節對癌細胞的吞噬作用。DBPR22998為新穎、口服用小分子isoQC抑制劑, 靶向CD47蛋白合成後修飾過程, 透過調控isoQC的作用阻斷『別吃我』的信號,促進細胞吞噬以及提高腫瘤消除作用,進而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 能與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放射治療、化療或免疫檢查點抗體藥物合併使用,造福治療容易復發且抗藥性高的癌症病患。
技術內容
CD47是一種位於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廣泛表現於各種癌細胞表面,當CD47與巨噬細胞表面的信號調節蛋白α (Signal regulatory protein α,SIRPα) 結合,會向巨噬細胞傳達『別吃我』的信號,進而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因此也被認為是癌細胞躲避免疫系統的一個關鍵。麩酸胺環化同工酶 (glutaminyl cyclase isoenzyme,isoQC) 是CD47與SIRPα結合的重要調節因子,可透過調控isoQC的作用調節巨噬細胞對癌細胞的吞噬作用 (圖1)。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新藥研發團隊成功開發新型強效口服小分子isoQC抑制劑DBPR22998,可有效抑制isoQC的酵素活性,減少腫瘤細胞表面上CD47與SIRPα的結合,除了可促進巨噬細胞吞噬腫瘤的效應,增加癌症治療效果,延長有腫瘤小鼠的整體平均生存時間,且副作用較低 (圖2)。
目前已有利用CD47單株抗體的癌症治療方式,然而CD47單株抗體會與正常細胞結合,促使巨噬細胞吞噬紅血球並引起貧血症。小分子isoQC 抑制劑不會引起紅血球細胞減少或血小板減少症,因此避免了CD47單株抗體治療潛在的副作用及風險,在癌症免疫治療上更加安全。此外isoQC 抑制劑可製成口服藥物,製造方法相對較簡單且成本較低 (圖3)。
DBPR22998 為癌症免疫治療領域之新藥,可與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化療、放射治療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使用,以治療容易復發且耐藥性高之癌症病患。目前已獲得美國、中華民國、中國等多國之專利核准。全球 CD47抑制劑治療市場規模預計2022-2030 年期間將超過 20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67%,因此研發靶向CD47-SIRPα 免疫檢查點信號之新穎抗癌藥物將帶動國內外生技新藥產業的成長及國際競爭力 (圖4)。
團隊簡介或技術聯絡人
國家衛生研究院 顏婉菁 研究員
Email: jeanwcyen@nhri.edu.tw
國家衛生研究院 楊珮雅 管理師
Email: peyyea@nhri.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