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研發技術成果快訊-調控IKK beta在乳癌發展與癌症治療
2001-05-08技術名稱
調控IKK beta在乳癌發展與癌症治療
執行團隊 / 吳永昌、楊顓丞、戴昀皓、徐瑋佑
技術摘要
IKKβ 是 NFκB 活化的關鍵調節因子,其功能長期以來一直是重要的調節因子,並且對於不單是腫瘤、還包含各類發炎症狀疾病至關重要。最近,其他研究進一步證明了 IKKβ 在應對紫外線誘導的損傷和通過 IKKβ 激酶非依賴性途徑調節內皮功能方面的新功能。暗示 IKKβ 的功能可能不僅取決於其激酶活性。這些發現突出了 IKKβ 功能的一個新的選擇作用,它可能賦予對癌症抗藥性的抵抗力,而不管其激酶活性如何。以前,我們已經證明,台灣天然茄科植物龍珠內含有一類茄內酯成分withanolide(成分名為tubocapsanolide A)受損會損害 NFκB 在調節其下游靶基因表達方面的功能,該下游基因的表達與蛋白質水平的 IKKβ 下調和磷酸化有關水平。 TNF-α 調節的 IKK-NFκB 信號傳導的功能機制已在文獻中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 IKKβ 在治療誘導的 NFκB 激活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此外,我們和其他人的研究還表明,這些具有生物活性的茄內酯通過硫醇氧化途徑發揮其藥理活性,這表明硫醇烷基化可以作為一種新的作用方式,通過硫醇烷基化和抑制 IKKβ 的抑製劑作用。 這種作用模式很有趣,可能對 IKKβ 抑製劑的進一步新設計至關重要。在本案中我們證明了茄內酯成分withanolide成分其透過IKKβ 的抑製劑作用對其下游多種發炎重要之細胞激素與趨化激素IL-8, RANTES, GDNF等有明顯抑制,其對於炎症誘導之轉移具有明顯效果。茄內酯成分withanolide不僅存在於植物龍珠內,目前在許多植物如秘魯苦蘵、南非醉茄等都有大量的茄內酯成分withanolide也被用於抗壓力與各種生物活性原料
技術內容
研究茄內酯成分withanolide透過抑制IKKβ對多種發炎因子產生調控作用並可對乳癌轉移產生作用
團隊簡介或技術聯絡人
團隊吳永昌教授曾擔任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暨藥學院院長(102年2月至103年7月)並兼任副校長,同時擔任附設醫院院長室顧問兼任中醫藥研究發展中心主任等職務,率領團隊進行中醫藥轉譯研究與中草藥新藥之開發。迄今發表SCI學術著作論文六百餘篇並有藥物開發相關發明專利,包含美國、歐盟、日本及中國等國近40件。另,積極推廣研究團隊開發之「台灣藥物樣品資料庫」平台,以彙總及保存台灣重要生物資源,讓校內外、附設醫院更多研究單位藉此平台進行跨領域研究合作機會,縮短新藥開發時程。上述成果曾榮獲第17屆王民寧醫藥研究傑出貢獻獎、97年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第5屆李天德卓越醫藥科技獎、第12屆及第17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科技部生命科學2020最具影響力研究專書獎等獎項,並受邀擔任國內外近十種國際期刊編輯委員及三十餘種期刊審稿委員暨國內科技部、衛服部、經濟部等部會研究計畫諮詢與審查委員及相關專業學(協)會委員會委員